(精选11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
随着大批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的部分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有利于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重庆市目前有130万农村留守儿童,且成继续增长的趋势。这么庞大的群体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受到严峻的挑战。作为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积极落实教育监管、心理疏通等措施,做好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需要学校给与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影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成了学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正面教育或教育不当,将不仅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现象,还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作为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如何搞好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呢
一、加强管理,多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与其祖辈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孩子常常是疼爱有余而监管不足。他们娇惯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吃饱了、穿暖了,就万事大吉、不闻不问了,缺乏对孩子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有的孩子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规守纪,调皮捣蛋;在社会寻衅滋事,小偷小摸。为加强留守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规范管理制度;可将留守学生责任到人,让教师与留守学生结队帮扶,经常挤出时间家访,电话联系其家长,与家长互换信息,掌握留守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管理。学校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儿童”,重点教育监管,让有条件的教师充当代理家长,落实责任,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经常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矫正工作,帮助留守儿童疏通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弥补家庭亲情缺失,给问题儿童营造家的氛围,让问题儿童也能享受“家”的温暖与幸福。
二、倾注情感,多交流。
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个性怪异、性格孤僻,有的玩世不恭、我行我素,有的拉帮结派、胡作非为。“我不要新衣服,我要爸爸妈妈”“我想与你说说话”……多数留守儿童并不是缺少生活来源,而是缺乏关爱、缺乏抚慰。公安部门曾提出两个“大多数”问题: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教师要重视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尽量抽出时间与他们谈心,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排除他们的忧虑,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最大帮助与鼓励。让他们走出情感阴影,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三、利用活动,多鼓励。
大部分留守学生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勇于表达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教师应适时发展他们的想像力,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学校应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打字”比赛、留守孩子的生日party,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守学生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同时也觉得自己成为被关爱的对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瞅准机会。
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孩子”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学生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学生。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留守娃。部分留守学生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教师要珍视留守学生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在许多地方已出现了“代理家长”“知心爸爸”“知心妈妈”。我相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用真诚去面对,用爱心去感受,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拥有花样年华。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
水湖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很多青壮年劳力举村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在摸底考试中成绩很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具体措施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3、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组成帮扶小组。
4、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我班留守儿童关爱案例
一、学生情况介绍
基本资料:杨程程,女,12岁,六(2)班学生;背景资料:家庭组成成员:爸爸、妈妈、奶奶;家庭教育状况:爸爸、妈妈外出务工,她自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其百般疼爱、百依百顺,对她的要求从来不说半个不字。个性特征:杨程程聪明、活泼,但自信心差,性格执拗,容易动怒。上课不太听讲,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自己做小动作,很少参与课堂的任何活动。与同学的关系很差,大部分都不愿意跟她玩,她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
二、原因分析
1.奶奶的无原则溺爱。她的奶奶一味的溺爱、娇宠、迁就孩子,导致她任性、蛮横、不讲道理。2.父爱、母爱的缺失。杨程程的爸爸、妈妈为了生活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她,到大城市打工赚钱,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让她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3、杨程程的奶奶很少让她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让她成了一个缺少交往体验、惟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学六年来,她在同学的交往中常常遭到了同伴的排斥,由于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加剧了她的易暴易怒情绪。
三、具体教育措施
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我主动和她亲近,和她做朋友。对她的情绪表示理解。当她调皮时,不直接批评,调查清楚,搞明白是什么原因,然后和她讲道理,让她慢慢的平静下来再探讨原因。2.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我和杨程程的家长联系,告诉她的奶奶一味的娇纵孩子,已经造成不良后果,要对她的无理要求说“不”,当她犯了错误要注意方法,及时批评教育;让她的爸爸、妈妈通过电话经常和她联系,关心她的学习、生活,让她感受到自己和其她小朋友一样拥有父母的关爱。3.教给她一些正确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通过适当的提示帮助她回想生气的原因。请她大胆的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带动班上学生给她找优点、和她做朋友。4.在集体生活中,多鼓励她与其她同学交流和玩耍,多些机会让她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杨程程已经有些进步,易怒现象少了,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人际关系好了在班里找到了一些很棒的同学做朋友,上课有时也能举手发言了,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自信心也强了,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高了。希望她有更大进步,明天更美好。
五、存在的问题
1、还需要进一步同学生交流取得她的信任,同她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经常同她交流。
2、还需经常同家长取得联系,同家长随时交流孩子的相关情况。
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上级领导部门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我校留守儿童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下去,依据我校我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班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本班学生组织关爱小组,要加强关爱,形成合力,大力宣传,不断提高我班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首先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所有科任老师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端午节的诗句古诗三年级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教师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两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各种竞赛活动等,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迎接国家妇儿委工作组验收为契机,实现社区内外资源的有效结合,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共享优秀教育资源和成果,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爱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减少城乡差距。全面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留守儿童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组织机构
主任:赵伟田
副主任:丛茂华、刘正宽
总干事:王芳
成员:刘正兴、郭和国、李向东、江汝贤、金仁芳、李建海、李小飞、刘红莲、莎莉
三、组织机构职责:
1、主任全面负责邓高社区留守儿童工作的各项工作。
2、留守儿童工作副主任2名,1名负责留守儿童工作的各项具体活动的安排、辅导及各种演出等;1名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及后勤保障等工作。
3、总干事负责组织治理学生,协助教师进行辅导;协助学校组织各种各类活动。
4、所有成员参与制定学习计划,学生的辅导及总结等具体工作。
四、活动内容:
1、文体科技类:编童谣、唱红歌、看优秀影片、读好书、太极拳、象棋2、技能培训类:绘画、舞蹈、剪纸、编织、计算机运用。3、国学经典诵读
4、道德实践:法制情景剧表演5、社会实践:宣传活动
五、活动要求:
1、面向全社区少年儿童,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2、强化管理,配齐配强师资力量,充分运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出力,为推进邓高社区留守儿童工作发展而献计献策。
3、邓高社区留守儿童工作选择、制定适合本社区特点的教学形式、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评价机制。
4、留守儿童工作要定期组织部分有经验的退休老教师或老干部来学校参观指导工作,为"乡村留守儿童工作"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5、实行责任负责制,责任到人,项目到人,学校还要制定相应的赏罚措施,保证留守儿童工作的良性发展。
六、活动时间:
主要以放学后和节假日为主要的活动时间。
七、评价方式:
1、把留守儿童工作各类艺术活动纳入整体工作计划,从而实现留守儿童工作活动经常化和制度化。
2、强化对学生德智体美劳方位的培养与教育,鼓励培养社区儿童的兴趣爱好。
3、留守儿童工作定期进行单项或多项比赛、交流、会演等活动。
4、年底工作人员做认真总结,并登记造册。
八、安全治理:
1、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工作安全治理领导小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由专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活动场地、活动设施、音乐器材等进行监视、检查、维修等。
2、留守儿童工作活动小组设负责人一名,负责学生的日常治理和安全工作,认真组织,精心安排,杜尽安全事故的发生。
九、活动项目及要求:
舞蹈类
舞蹈是以肢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种类活动目标活动场地及设施活动措施活动内容参考教材舞蹈。
1、把握扎实的基本功。
2、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进步审美能力。
3、能随着音乐自编、创造舞蹈动作。按省级规范化标准配备的场所、镜子、把杆、木地板或地毯、音像器材等。
4、抓紧时间,捉住机会,苦练基本功。
5、多看有关舞蹈的节目,多听音乐,随音乐的节奏自编舞蹈。
6、基本功练习,简单的舞蹈组合。
7、组合练习,成品舞练习。
8、成品舞练习《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教材》。
篇5
认真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因地制宜地开展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娱乐活动,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园地,交流的平台,娱乐的场所,健身的阵地”。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以下活动计划。
一、加强道德品格培育。
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
二、抓好健康文化熏陶。
注重适应和满足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开展好快乐活泼、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通过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读书竞赛、排演节目、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动,对留守儿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
三、开展体质体能锻炼。
注重关心和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开设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讲座。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特点,科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使留守儿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
四、组织社会活动。注重引导和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夏令营、调查走访、劳动体验、科技探秘、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尽可能地走进自然、走进城市、走进企业、走近名人、走近故事,使留守儿童广泛吸取社会生活的丰富营养,强基固本,茁壮成长。
五、培养独立合作能力。
注重培养和增强留守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意识,提升他们善于沟通、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本领。通过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难面前我能行”等活动,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六、进行心理健康疏导。
注重了解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抓好人文关怀,促进心理健康。组建一支心理教育队伍,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工作。对带有倾向性、易发性、规律性的`心理问题,实施重点教育疏导,把解决心理问题与抓好生活关怀结合起来,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
附具体工作安排表:
时间
具体工作安排
负责人
9月份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
各班班主任
10月份
留守儿童硬笔书法比赛
方禄红
11月份
留守儿童朗诵比赛
李艳芹
全体教师
12月份
留守儿童画画,棋类,球类活动
李艳芹
全体教师
1月份
留守儿童防火知识竞赛
防火演讲比赛
刘维芳
各班班主任
2月份
留守儿童心里咨询,家访
刘淑芹
各班班主任
留守儿童
刘染小学
2014.9
篇6
活动目标:
感受秋天的美景,产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知道外出游玩需要注意的一些安全知识,如不离开大人独自玩耍、不到水塘边玩耍等。
活动准备:
通知:
告知家长秋游的时间、地点,接送时间,需要准备的物品以及在家中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幼儿书包物品的准备:
一小瓶水、一只垃圾袋、一张桌垫、比较轻的零食、湿巾、纸巾。
孩子着装要求:
比较轻的球鞋「不要系鞋带的」,容易穿脱的外套。
安全教育:
外出时不离开老师、排队走路眼睛看前面,队伍要走直、不独自玩耍、听从老师的安排、在车上不大声说话、不离开座位、背靠着靠背坐、不在车上吃东西,不乱对垃圾。
安全卡的制作:
写明幼儿姓名、幼儿园名称、父母联系电话、教师联系电话、幼儿园联系电话。
活动过程:
出发前幼儿着装情况、物品准备的检查,保育老师带好毛巾、纸巾、垃圾袋。
幼儿的入厕:
解小便、洗手。上下车清点人数,并向园办上报幼儿实到人数
集体游戏“捡树叶”
开始部分:
唱歌排队走。
活动部分:
绕着公园,观赏公园风景,并认一认各种不同的植物。
结束部分:
边看风景,边捡树叶,要捡各种不一样的树叶。
卫生环保教育:
看见地面上有垃圾马上捡起来,找到垃圾桶扔掉;自己吃过东西的垃圾放到自己准备的垃圾袋里面,最后的时候再统一扔掉;离开时活动场地时要检查清理场地,保证场地卫生。
转换活动场地时要清点人数,并按照规定的位置排好队。
回园结束秋游后要向园办报告秋游幼儿安全反馈信息。
幼儿离园前的整装工作,湿毛巾擦个脸,把衣服塞好,领子翻翻好。
注意事项:
排队要走直线,眼睛看前面跟着带队老师走。
幼儿不独自玩耍,不到水塘边玩耍。及时清点人数。提醒家长零食不要带太多。
备注:「效果分析」
本次秋游活动进行的十分顺利,幼儿都能按照次序,班级老师也能配合得很默契,在这次活动中,本班幼儿认识了痒痒树、芙蓉花、芦苇、芭蕉、海棠果等不一样的植物。
篇7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在父母目前撒娇、淘气??享受父母的惜爱和呵护都暂时成了一种回忆,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痛苦的精神境界中,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当他们从电话中或偶尔寄回来的汇款单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时,这种感觉会逐渐加剧。原来性格开朗的他们开始变得情绪低落,有的还变得自私、孤僻,成绩也大幅度下滑,不难发现他们此时最想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成立“留守儿童之家”。
一、领导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了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记录手册,培养了更多的优秀的教师成为“爱心父母”,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做到了每月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
5、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学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二、政策性保障性措施出台和落实情况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
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3、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
4、加强同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5、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
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会议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
1、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每个学期都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3、工作规划或年度计划有创新性工作举措或保障性工作举措。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篇8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确保留守儿童在我校健康快乐的成长,使留守儿童家长放心,为社会的进步
与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结合我班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
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儿童巩固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班级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
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帮扶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
5、建立谈心制度。
6、注重心理辅导。
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与学生多谈心,着重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篇9
一、建立领导机构
为使留守儿童家访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抓出成效,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日常工作由团少部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计划及“留守儿童”家访工作方案由团少部负责人余生龙老师制订。
二、宣传发动家访
10月19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了一场行政扩大会议,会上校长传达了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要求各位领导组织召开各类会议,逐级向下传达上级通知精神及指示,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周密安排。
三、摸底确立目标
为使家访对象明确,清楚掌握家访对象详细情况,10月22日,团少部下发留守儿童统计表及信息表至各位班主任,要求各班主任上报留守儿童名单及家庭详细情况,以便下一步家访工作安排。
四、安排家访工作
根据各班主任统计的留守儿童名单,于10月23日至25日,团少部组织落实家访大行动,要求家访老师利用中午及傍晚两个有效时段(根据农村实际,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在这时候应该在家),以班主任为主、落级领导为督、科任教师为辅,家访留守学生,向临时监护人汇报该生的在校表现,认真听取临时监护人的意见,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并做好留守学生家访登记表。
五、梳理家访问题
10月26日上午,团少部组织相关人员收集学生家访登记表,并对登记表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梳理,发现留守学生存在有如下问题:
1、缺少关爱;
2、性情孤僻;
3、家庭教育不协调;
4、家庭生活较艰辛。
六、出台教育对策
团少部梳理问题上报学校后,10月26日下午,学校再次组织召开行政扩大会议,校长通报家访情况后,针对留守学生的问题,大家认真讨论,研究对策,最后初步形成留守儿童教育措施: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
2、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每班推荐1—2名留守学生与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要求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在学生活动室或操场组织安排文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球类活动、游戏活动等。
3、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可以发动村干部、相关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担当“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拟成立留守儿童资助金。发动师生或社会热心人士捐资,成立留守儿童资助基金,对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给予经济上资助。
5、拟创建视频聊天室。学校设立一间视频聊天室,专门为那些父母长年在外或者回家很少的留守儿童提供视频聊天,让他们在网络上见面、沟通,感受父母之爱,感受家庭的温暖、关爱。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我们要努力探索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计划 篇10
一、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
校园成立留守儿童基金会,校园也将适当的钱存入这笔基金中,解决留守儿童基本生活问题。
寒假通知文案
二、留守儿童生活上的帮扶
1、父母外出,寄居在亲朋好友家的留守学生,让他们住得下、吃得香。及时沟通、了解。
2、父母外出,寄居在亲戚家的留守儿童,校园每周同其亲戚联系一次,关心其吃住生活问题。
三、学习上的帮扶
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欠佳,校园在每个班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要求班上成绩好的同学务必帮扶一个成绩差的留守儿童搞好学习成绩。各科教师也要利用必须的时间为这部分留守儿童“开小灶”,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四、心理上对留守儿童关心
1、班主任每周同留守儿童交谈一次,对他们的心理需要进行了解,并正确引导,给予关爱。
2、班主任每两周同留守儿童的家长通一次电话,汇报儿童的进步,增强家长和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3、我校党员,每个党员包扶留守儿童,经常了解,关照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心理状况,对症下药,正确引导,这项工作做得好的党员,将给予表彰。
五、留守儿童特长的帮扶
1、在留守儿童中多开展一些活动,如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劳动实践活动,6·1联欢活动,手抄报比赛活动,夸妈妈活动,礼貌礼仪活动,爱少先队队旗活动等等,让他们在校园生活有乐趣,愿意与伙伴共成长。
2、将留守儿童根据其兴趣爱好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如竖笛组、绘画组、腰鼓队、书法组、队号组、报道组、乒乓球队、二胡训练组等等,每个队都有相应的教师培训指导,使留守儿童在校园能学到一技之长,为今后的生活道路奠定基础。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计划 篇11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根据县妇联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四分局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四分局结对共建单位——开发区小学的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通过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根据留守儿童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物质帮助率、巩固率均达100%;
3、定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四分局安排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儿童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与学校、班级、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两个优先”。
(1)心理上优先辅导。四分局领导干部要从心理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分局领导干部。由分局领导干部具体分析学生的心理情况,制定心理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2)生活上优先照顾。分局领导干部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儿童开心、家长放心。分局领导干部要及时适当的为每位留守儿童准备衣物、学习文具等,尽可能地多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让留守儿童健康无忧的成长。
4、实施四分局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领导干部。配对帮扶的领导干部要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干部领导成为“代理家长”。分局干部领导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近期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做好记录档案工作。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争取社会资助,以结对帮扶、捐助、“爱心社会家长”等形式,为更多的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确保他们的基本物质保障和健康成长。
(三)不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入高效开展。分局要不断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以利于今后更深入、更高效地开展“关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