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1篇)
苏轼《定风波》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
【设计思想】
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天才,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超凡卓绝的成就,他以融会了儒、道、佛的胸襟和气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巍巍壮观的文化景象,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并在生活态度、人格建构、审美高度等上给后世百姓、尤其是中国文人树立了标杆。
如何通过对该词具象、意境、主旨等的把握,指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技巧,是为基本设想;如何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扩大文本理解的范围和加深文化感悟的深度,是为第二设想;如何通过文本揣摩和探究,建立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并走进作者的精神领地,寻找生存的智慧和文化的密码,充实心灵空间,是为第三设想。
【教学目标】
一、通过文本阅读,认识词人形象
二、通过感悟拓展,提升审美能力
三、通过鉴赏评析,领略中国文化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
请学生比较“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板书:雨
方式:漫谈,由学生前后左右,三言两语完成。
点拨: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等;后者有了动词,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即多了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等。
说明:通过简单议论,来激活思维,最后引到“雨”,引到“苏轼会怎么看”,自然过渡到《定风波》。
二、整体感知
1、一读: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调动情绪,营造氛围,正音正形;一问:就刚刚那题,东坡会怎么回答?请联系文本来解释。
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初听本词的最初感受来简单回答,要求尽量在原词中寻找回答线索。
点拨:
——他没躲雨。「小序中,词中可见。顺便解读小序作用。」
——他说风雨皆无。
——他化了所有的风雨。
2、二问: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二读:齐读一遍,然后从文本中寻找与之呼应的句、词。
方式:小议,然后作答。
点拨: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了,有几分禅意。
「可根据学生回答调整点拨语言和点拨顺序」
3、三问:
词中有禅意,苏轼出世了吗?你怎么知道?他这首词写在什么时候,当时背景如何?为何获罪?以对这样的背景来理解东坡,本词应当如何读「三读」?
方式:追问。
点拨:
「1」出世了吗?没有。根据他人生经历得知:一生都在仕途上。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还挂着个团练副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也还有个节度副使、别驾什么的。
「2」写在什么时候?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3」请同学来谈谈苏轼去黄州的背景。「知识链接:乌台诗案。」
「5」为何获罪?“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苏辙」提示可多解。「推荐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看如何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来阐释东坡获罪原因。」
说明:三问三读,以穿插背景知识来检查学生的预习和积累,引领学生由粗略感知到内容理解,逐渐走近苏轼,走进词人细致而丰富的世界。
三、重点探究
1、抓关键句子:要求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想想这首短短的词中,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寻找关键句子。
方式:自由讨论发言
点拨:
上片关键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
——“谁怕”: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几分笑傲江湖的味道。
——“任风雨”,似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另一个版本。
板书:任
下片关键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去”,转身,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
——“也无晴”,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无风雨”,似是“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极佳呼应了;无一物,无风雨,空蒙之感,浓浓禅意。
板书:无
描写雪花的诗句有哪些
由“任”到“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由沉着、潇洒到空蒙、超脱。
2、抓关键词: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方式:学生静思然后作答。
点拨:“归”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这种渴望退隐于江湖,悠然于田园之心是一种归;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超凡拔俗是一种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3、比较鉴赏:这“归”字让你想到谁?苏轼和他们能划等号吗?
方式:追问
点拨:
「1」联想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一死生,齐彭殇”等;联想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等。
「2」不能划等号。联系前面所说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他是入世而非出世。知人论诗,知人论文,苏子宦海沉浮一辈子,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4、探究“归”字:苏轼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他要往哪归?
方式:教师提供拓展文本,学生朗读议论感悟。
拓展「1」:“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
点拨:吾乡何在?在心安处。
拓展「2」: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
点拨:人生如飞鸿踏雪,一切皆为偶然、虚幻,无论功名利禄,还是痛苦灾难。所以还有什么可以悲喜的呢?和悲喜不形于色还不同,“不形于色”是心里有,而他是化了悲与喜。
拓展「3」: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点拨:别人以为他逃跑,派人去追,回头却发现他在呼呼大睡。可见心的江海远在俗世之外。他的江海是什么?
拓展「4」: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点拨:“九死而不恨”,心里装着什么,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是何等的超越乃至超脱!
拓展「5」: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东栏梨花》
点拨:这是他和李白的不同。李白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是谪仙人。苏轼呢,春来秋去,盛与衰,他将人生看得几清明,因为看透,所以通透。
还可课后拓展以下词作,以大阅读量加深学生对苏轼的理解。
《南柯子》: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此世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万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行香子》: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总结:他想归哪儿?归于心。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
呼应第一环节“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板书:归于心
说明:此为重点环节,引导学生入于文本,出于文本,在对词作鉴赏、拓展的同时,走近苏轼灵魂,走进中国文化。教师的点拨都应该由学生的回答转移而来,延伸而来。
四、温故知新
我们以前读苏轼的诗文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请举例。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点评: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点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念奴娇·赤壁怀古》:壮志难酬。
《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点评:“归”的味道已渗透其中。
“任”也好,“无”也好,有风雨才有归意。联想苏轼另一首词《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天涯处处芳草处处可归。心里有就有。墙里墙外,多情无情,面对一切悲剧,都能笑而归了。
说明:温故知新也是一种纵向的比较,主要交给学生来回忆、品评,以形成知识的关联和迁移。
五、个性阅读
1、是不是在座的都喜欢苏轼?请联系本词来谈谈。
设例:
问:如果不喜欢,原因何在?
答: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
问: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
答: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推荐网上一篇文章节选:
“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在人格的坚硬性上,苏轼不足以和中国历史上那些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的人比肩而立!把这种“纯正的窝囊”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完美”,因而,他就“罪莫大焉”。“
2、鼓励多元阅读和个性阅读,鼓励争议,可根据需要安排简短的辩论,以进一步认识苏轼,认识人生。提示:你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
3、点拨「总结辩论或争议」:
人生是复杂和多元的。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这一场雨的工分,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
说明:首先鼓励创新阅读、多元解读,在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前提下勇于表达个性见解,教师的拓展点评可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其次,将经典阅读和当今生活、个体人生结合起来,以辅佐学生思想发育和人格建构。
结语: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篇2
一、导入
请问在座的女同学,有这么一个人,他少年得志,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而且还精于烹饪,他发明的东坡肉、东坡羹,到现在还是我国菜谱中的保留曲目,可谓是一个世所罕见的通才。那么这样一个通才,是否符合你们心中的“好男人”的标准?
「可以说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这样一个大家心目中的标准好男人,他的人生经历是否又如他的才华般流光溢彩恣意飞扬。?他又会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感受其跳动的人生脉搏。
二、诵读,体会风格
首先请大家一起朗读这首词
Q:根据我们以往所学,判断一下这首词应该属于什么流派。
A:没错,豪放不仅体现在景色的壮阔中,也体现在豁达的心境里。那么既然是豪放的,自然要读出豪迈旷达的气势,请大家听录音
1、听录音
找出与我门自己朗读的区别?节奏重音轻重缓急
2、请一位同学读,师生点评(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感情丰沛,节奏到位,停而不断)
三、讨论意象
我们看,这首词主要记叙了苏轼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字数不多描述简朴,但又于简朴中见深意。那么这些深意又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这里我就要来讨论讨论其中的意象
通过以往的诗词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诗词的意象就是作者把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物象呈现出来,比如冰雪儿代表人格的高洁折柳以表惜别。那么首先请大家找一找,这首词里包含了哪些意象?(分别找出)整首诗呈现出一种什么意境?集思广益开动脑筋。
四、复述大意
结合以上意象,相信大家已经对该词的意境和含义有了一定的掌握,那么有没有人能给大家把这首词的基本意思以讲故事的形式说一说?可以采用第一人称,把你自己想象成穿越版的苏轼,把这一段经历何感想给大家说道说道。
明确、不必去理会那敲打树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悠然自在地前行。手持着竹杖,脚穿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有什么可怕的呢!有一领蓑衣就足以对付一生的风雨侵袭了。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了,我感到有些寒冷;恰在这时,山头初晴的斜阳好像是在有意迎接我一样。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地方,虽然曾经遭受过残酷的风吹雨打,但是信步归去,好像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五、写作背景
描述的很棒啊,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先感受到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一个人又有着怎么样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在它的词中有怎样的投射,我们先从它的写作背景谈起。那么我们转回头解读小序,首先请大家找找,这个小序告诉我们了哪些信息?
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先雨后晴;人物:雨具(借代拿伞的仆人),同行,余。作词的缘由;
大家看注释,这首词于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作于黄州。黄州是个什么地方?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苏轼人生最大的风雨了苏轼的才学地位我们自不必多说,治国安邦定会有独特的,他太正直太富有诗人气质了,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结果总是得罪人。这里他就大大得罪了一位。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发现新发弊端,反对新法,有人故意
把他的诗句扭曲,说他做事讽刺新法,因而被捕,几欲人头落地,史称“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而这首词也正是他于被贬黄州后三年所作。被贬黄州前他曾是浙江湖州太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从人上人变为阶下囚,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他该如何看待。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六、分析探讨
俗话,一滴水也能反射太阳的光芒,同样的,一首词也能也能反映出词人的人生感受。根据本词,
1、面对人生的风雨,苏轼的态度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请说明你的理由(找关键字词)大家也可以自己设置相关问题向我提问,也可以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来着手。
我们想像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他的诗文名冠一时,却不见容于当权者。他一生四十多年的做官生涯中,被一贬再贬,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我们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的情景。他在晚年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的一生「多媒体展示」: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
同学们知道这三个地名并列意味着什么吗?
生:应该是苏轼的三个被贬之地。
师:对,我们看,短短四句,多少坎坷,多少忧愤,尽含其中,却以自嘲的语气平淡地说出,这足以看出苏轼的豁达。
2、全词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通过讨论,我们得出了苏轼的人生态度,那这样的态度对我们又没有一些启示呢?3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讨论: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大家可以先从风雨和晴的深层意义谈起(阳光总在风雨后)
明确:面对这样的大雨,同行皆狼狈,只有苏轼还是信步闲行吟诗长啸,对他来说,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骑马还要来的轻便,竹杖芒鞋都是步行的闲人所用,所以1竹杖芒鞋应该代表什么样的生活?
(一种江湖闲散的生活)。对,苏轼在两年后离开黄州时曾有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那么对应的2马又能代表什么样的生活?
(官场奔波)。没错,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而“轻胜马”自然也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轻装上阵,无官一身轻)
面对这样的天气,他亦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慨,虽然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
3、烟雨即人生的风雨,用暗喻的手法(文天祥《过零丁洋》身世浮沉雨打萍)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带着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
双关,眼前景——预测未来,阳光总在风雨后。
斜照——驱散寒意,带来温暖。迎来雨过天晴的喜悦,乐观。逆境中曙光。
5、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
风雨,晴——指代官场沉浮政治多变
雨骤风狂——穿林打叶声。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作者却说“莫听”,也表达了一种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不为外力左右
面对这样的疾风骤雨,苏轼又是怎样的表现(找出相应字词)?表现出他怎样的心态?在小序中我们看到,同行皆狼狈,苏轼却表现为:吟啸,徐行,轻。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更显得从容洒脱,心态闲适坦然。
6、竹杖芒鞋轻胜马
而这种闲适坦然又在下一句中进一步体现出来。而“轻胜马”自然也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
7、怎样理解“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
这雨有什么可怕?虽然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
一个“任”表现出其坦然面对风雨的信心与决心,而“谁怕”,用反诘的语气突出强调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宣言。
T:我们想像一下苏轼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带着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
刚才还是瓢泼大雨,现在却山头斜照,想~想,这里除了写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外,还有什么言外之意吗?
(政治上的晴雨不定)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又能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对未来的乐观。阳光总在风雨后,生活中总是充满着乐观和希望。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表层:回头看狂风骤雨的情形,一切都归于平静。
深层:虚指自己对自己平生宦海风波的反思。反思的结果——归去。(张志和《渔父词》斜风细雨不须归)
也无风雨也无晴
讨论: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大家可以先从风雨和晴的深层意义谈起。
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七小结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也都变成一片晴空了,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就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八拓展练习
将《定风波》改写成一篇散文。
篇3
一、复习、交流、检查
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2、交流“联想与想象”短文。「自由交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风波》。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
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四、自由朗读词作,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五、鉴赏分析,探究交流
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4、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学生练习 江城子·密州出猎【答案】
1、江城子 密州出猎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词作 描写 太守率众会猎的壮阔宏大场面 形象的动作描写 挽弓劲射的英雄
抗击外敌、保家卫国 狂 豪放派
3、婉约派 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 细节描写 对昔日那种和睦融洽、幸福美满的夫妻生活的追忆和向往 此时无声胜有声 移情入景 凄清哀伤
4、提示:
「1」思想感情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上阕描绘了太守会猎时千骑奔驰如潮、倾城围观如堵的壮阔场面,再现诗人“聊发少年狂”的情景。下阕写诗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他由打猎激发出来的卫国杀敌的爱国热忱。情感基调激昂狂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是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悼亡词,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势的怀念之情。感情深挚细腻,哀婉缠绵。
「2」表现手法及意境营造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主要通过描绘阔大壮观的场面、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借助典故以及直抒胸臆等手法,营造出“狂放豪迈”的意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主要通过直接抒情、融情入景、摹写生活细节、白描等手法,渲染出一种“凄清哀伤”的意境。
「3」语言风格方面:
《江城子·密州出猎》语言豪迈狂放、洒脱不羁,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又以凝练厚重的典故,使词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语言平淡朴实,处处如诉家常,字字吐自肺腑,自然而又极为觉悟,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完成《优化探究》相关练习。
篇4
教学目标:
1、多次诵读,把握词人的情感态度。
2、解析探讨,欣赏词的写作特色。
3、结合资料,体会豪放派的特征。
教学方法:
1、通过诵读感悟法、默读咀嚼法,品味本词“言”之味,“意”之美。
2、通过自主鉴赏、合作交流,探究豪放词派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鉴赏关键字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探究豪放派词作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介绍苏轼。
二一读定基调,感知大意
1、小序
请学生朗读这首词的小序部分,归纳小序交代的信息。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感情基调
根据本词写作背景,联系苏轼在这段时间里的其它作品,奠定感情基调。
请学生一读定基调。
3、感知大意
请学生归纳词的上阙和下阙各侧重写的内容。
疏通文意,明确:上阙写途中遇雨的情景,下阙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三二读明态度、赏析内容
1、请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讨论词中有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轻、任、迎、也无”等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2、探究本词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明确:“一蓑烟雨任平生”等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3、提问本词给学生的启发。
4、归纳苏轼词的写作特色。
明确:以小见大。
请学生二读明态度。
四三读懂豪放,理解风格
1、请学生阅读辛弃疾的作品,进一步体会豪放词派的特点。
太常引辛弃疾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嫦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斫:zhuó,砍。婆娑:pósuō枝叶茂盛的样子。
明确:从内容、情感、写景等入手,鉴赏本词。
2、结合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总结豪放派的诗歌的特点。
明确:课本57页:豪放词题材较广泛,抒怀言志,关注社会现实,涉及人生重大主题。格调相对高昂,较多慷慨悲壮之音,颇具阳刚之美。
请学生三读懂豪放。
五结束语
以苏轼作品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做结束语,请学生在朗读中结束。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篇5
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苏轼生平与思想及其重要作品
2、学习通过“知任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
3、学习词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4、理解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在此基础上,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拟采取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学法:
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词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理由在于对词这跳跃性、象征性极强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诵读有利于学生通过揣摩词的音韵、情感,从而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2、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自己处理文本,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布置学生在课前诵读该词,结合注解和序了解该词的主要内容,了解苏轼其人。
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列出有关苏轼的资料让学生猜测是哪一位词人
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介绍了作者,为下面的知人论世鉴赏方法做铺垫。
环节二:第一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所应注意的节奏,示范朗读技巧检测学生预习情况设计有以下问题:
A、 从词前的序中知道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B、 词的内容哪些地方体现了序中所写之事?
C、 词人写这首词的原因是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提出“知人论世”鉴赏方法,介绍作者。
朗读实质上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借助文字,共同参与的思想交流活动,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多朗读才能让学生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环节三:介绍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以及结合词的内容得出词人要表达的人生态度,词人为什么有这种人生态度。
先展示学生非常熟悉的郑板桥《竹石》,回忆其中所用的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定风波》中“风雨”的象征意义。
苏轼并不是要写自己的人生坎坷,而是要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学生自读课文,互相讨论,找出能表达词人面对人生风雨的态度,并加以分析是何种态度可能学生能找出“莫听、何妨、吟啸且徐行”,老师补充归纳总结这首词词人所要表达的人生态度。
环节四: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带感情的朗诵该词,朗诵要符合当时词人的情感,学生各自朗诵,然后请几位学生朗诵,以便教师指出存在的不足,也能让其他学生把他们与自己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然后全班一齐朗诵。
环节五:学生阐述对此种人生态度的见解参考“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环节六:课堂小结由学习该词提及我们该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多积累古典诗词有利于提高文学素养。
2、相关练习完成。
信息技术应用:
在导入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幻灯片展示苏轼的成就,让学生猜是哪位词人,课件中插入一些图片和古典音乐,提高学生的兴趣。师生配合下完成对苏轼的了解。朗读感知部分,播放古筝音乐,老师泛读,学生齐读。同时幻灯片展示问题:小序有何作用,都交代了什么?赏析环节,充分利用课件较大的信息涵盖量,补充相关信息,旁征博引,让学生顺理成章的得出该词的艺术手法。课堂延伸,补充苏轼其他词作,帮助学生了解苏轼达观超脱的精神品格。网络教学允许一部分同学先行一步,使得学生因材施学成为可能,教学效率必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这正是班级授课制前提下,网络教学的最强生命力之所在。这种交互式的教学加强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篇6
一、学习目标
1、紧扣“莫听”“何妨”“谁怕”等词,把握词人乐观旷达的形象。
2、把握“斜照”“风雨”“晴”等字词,体味作品的深层意蕴,领悟作者面对人生风雨时的那份豁达心态和不凡气度。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紧扣“莫听”“何妨”“谁怕”等词,把握词人乐观旷达的形象。
2、学习难点:紧扣“莫听”“何妨”“谁怕”等词,把握词人乐观旷达的形象。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宋神宗元丰五年,即公元1082年,苏轼被贬黄州已经整整两年了。
《东坡志林》曰:“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这年的农历三月七日,苏轼沙湖买田,打算终老沙湖。不料,途中突遇大雨。东坡会如何应对这场突然到来的雨呢?今天我们走进这首因遇雨而写出的小词《定风波》来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背景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整体感知
一读,读准字音、节奏。
二读,弄清事由。
思考:词前小序,交代了哪些事宜?
明确:时间——三月七日;
地点——沙湖道中;
人物——同行、余
事件——遇雨、已而遂晴;
交代了写作缘由。
三读,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同行、莫听、何妨、竹杖芒鞋轻胜马、料峭、向来(预习检测)
一蓑烟雨任平生。任凭一生中披着蓑衣遭遇风雨。(解析重难点句子)
(设计意图:所有的诗词,理解文意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普通班的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词作。)
四读,读出美感,读出情感。
1、思考: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如何?
明确:洒脱、乐观、豁达。
2、师范读,配乐。
3、学生试读,教师指导。
(注意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轻重缓急)
试读两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设计意图:鉴赏诗词,诵读是基础,反复诵读能让学生体味其音韵美,并能让其初步感知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三)重点赏析
(过渡语:小序中曰:“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可以说上阙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是对此句的阐释。)
1、自读上阙,结合苏轼对风雨的应对,紧扣关键词“莫听”“何妨”“谁怕”“任”,概括风雨中词人的形象。
明确:
莫听(不要在意)——超然世外
何妨(不妨)——镇定从容
谁怕?——无所畏惧
任(任凭)——顺其自然,洒脱
人物形象=行为+性格+身份
一个()(行为)()(性格)的词人形象。(身份)
(学生填空,并分享,师评价)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品字,品词,结合文本还原风雨中词人的形象,培养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鉴赏诗歌的能力。)
2、重读这些词:
(四)背景穿插
(过渡语:好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东坡,一句话道尽了万般洒脱。“蓑”,蓑衣,挡雨的雨具,沙湖道中明明“雨具先去”了,前后是否矛盾?这的“雨”到底指什么?)
思考:苏轼人生中曾遭遇了什么风雨?
乌台诗案: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命悬一线,九死一生)
沙湖买田: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粱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开荒种地,生活艰难)
师归纳:沙湖道中的风雨——人生的风雨。
(设计意图:此处穿插背景,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上阙东坡形象的理解,更对学生理解下阙大有帮助。)
(五)合作探究
3、面对这人生中遭遇的种种不幸,苏轼却能像一位智者一样超然达观。为什么他能如此呢?请紧扣下片这两句话,品析关键词的象征意义,分析原因。(小组讨论)
明确: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清明节古诗词手抄报
(斜照:象征人生的希望。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萧瑟处:象征人生危难处;风雨:象征人生逆境;晴:象征人生顺境。
回首往事,人生的顺境与逆境在心中已经无分别,人生的浮沉变幻、喜怒哀乐全然不放在心上。此时的东坡已俨然是一位人生的智者了。)
(设计意图:把握下阙关键字词,在品词的基础上,分析其深层的涵义。小组讨论更能集思广益,让学生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知识。)
(六)延伸拓展
思考:人生总要经历磨难,你将如何面对人生的风雨呢?
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师生可跟唱。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去说、去唱、去争辩。不仅能锻炼其表达能力,还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七)小结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生命中的从容与淡定。——杨绛先生
(八)作业:
默写全文。
(九)板书
定风波苏轼
雨中东坡:笑对风雨的豁达者
雨后东坡: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篇7
学习目的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
词所抒发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听听这些词句是谁写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是苏轼的名句。苏轼,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他词中阔达渺远的意境和豁达的胸襟。
二、了解作者,知晓背景(点击投影)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愤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而这首《定风波》的小序则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事实上,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抒胸襟,借“道中遇雨”一事,来抒写作者当时“余独不觉”的心境。这“余独不觉”不就是“泰然处之”吗?
三、朗读感知
1、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同行(xíng)吟(yín)啸(xiào)一蓑(suō)
2、教师范读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齐读
4、尝试背诵
四、结合“文意”和“灵犀一点”理解诗意
1、上片写雨中的情景和心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莫听”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见俏皮的挑战色彩。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两句似乎是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胜过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的呢?实际上是以“竹杖芒鞋”喻指闲散江湖,以“马”喻指奔波官场,通过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身轻松。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是不可能轻松的,故而它的实质用意只能是“无官一身轻”。“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不是写眼前景,而是想心中事,因为“雨具先去”,当时并无蓑衣,而“烟雨”则是江湖上烟波浩渺、斜风细雨的景象,故而这一句是表达了苏轼想退隐江湖、自在地度过一生的心愿。“任”字含放任自由之意。
2、下片写雨后的情景和心境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三句写雨过天晴、寒风吹拂、斜阳晚照的眼前景象,但也隐隐地透露出作者在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余悸尚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更加清醒、晚境或尚有望等既达观又复杂的心情。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表面上似乎是说,回到住处,再看路经之地,既不是风雨交加,也不是朗朗晴空;实际上,“萧瑟处”隐喻宦途风雨,“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而“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说,有了归隐之心也就无所谓什么宦海的风雨或晴天了。显然,这里的主要心态是旷达,主要意向是隐逸。
全词上片写雨中,下片写雨后;上片落笔镇定心态,意归闲散江湖,下片落笔欣慰心态,意归飘然世外。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景物层次、意绪走向都十分清晰。
3、内容述评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谪黄州时的基本心境:一是泰然自若、旷达处之;二是意存归隐、宽慰自解。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就是身处危难之中仍泰然自若的鲜明写照。他曾在给李之仪的书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遭迫害,受贬谪,被人推搡谩骂,无人识其是官,竟觉得这是可喜之事;由此种奇异心态可以体味到,苏轼当时的心胸旷达到何种程度。
意存归隐是这首词的主要情感倾向。上片情怀,指向“一蓑烟雨任平生”,下片情怀,收在陶渊明的“归去”,上下一致,心意之所归都是隐逸江湖。上片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下片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意理相承,都表现出对官场险恶的厌弃,这无疑是作者意欲归隐的动因。而过片中的“醒”字,则隐含着诗人历经政治磨难而终于醒悟的意味。其《临江仙》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一名句,就产生在这首《定风波》之前不久,可见在被贬黄州这段时期内,归隐的意向确实在苏轼的思想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五、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讨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点击投影)
明确:这几句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莫听”、“何妨”、“谁怕”是关键词,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其“独不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
2、思考:“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点击投影)
明确: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
六、再次朗读,读出豁达情感
七、课后题,三选一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苏轼及其创作,立体全面地认识苏轼;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继续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词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
2、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3、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教学重点:
学习诵读、鉴赏古诗文的技巧
教学难点:
1、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2、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苏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模拟高考试题导入: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4分)
答案可在最后公布,以留下悬念。(答案: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案: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怎样才能答好这样的试题呢?那就是认真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技巧。今天,我们就以这首《定风波》词为例来学习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二、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以及题记,了解〈定风波〉的写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苏轼这个人真是……大家带者省略号,放声朗读《定风波》
其他材料:
1、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志趣,有持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2、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南宋王灼《碧鸡漫志》
3、东坡的父亲,喜欢到处边四方去游学,常常不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母亲的教训。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时被迫害的一个人,而他不逃避,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东坡问母亲:他日儿要做范滂,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岳母刺字教子。
4、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
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三、首先要读准字音,有哪些字音和词义无法把握的,请同学们提出来
徐行:慢慢地走 芒鞋:草鞋 胜:胜过、超过(尽、完 刑人如恐不胜) 萧瑟: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遇雨的处所)向来:方才、刚才
竹杖芒鞋轻胜马: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怎么比马还要快呢?
一蓑烟雨任平生:蓑衣,不是说雨具先去了吗?为什么这里还用“一蓑”呢?
“轻”和“蓑”有疑问?
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
四、赏析词文: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雨骤风狂。
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闲适、坦然的心态。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4、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然后完成导入时试题。)
五、课堂拓展:
我们从苏词当中读到了旷达豪迈的精神之美。然而,“无情未必真丈夫”,其实苏轼在很多词作中还表现出婉约的情感,请看《江城子》,这是一首悼亡词,苏轼追念谁呢?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带着这种情感来诵读全文?自由诵读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借这首词来悼念他的结发妻子王弗,十六岁的王弗与比她大三岁的苏轼结婚,婚后两人恩爱,有道是恩爱夫妻不到头,幸福的日子没过几年,就因病永远地离开了苏轼。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故人之情,化作一梦,在不经意时,又袭上心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遗憾的是,死者长已矣,而生者不知又遭受了多少挫折,经历了多少风霜,于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只因“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一切仿佛还在从前。可是种种情怀,不及细说,早已泪满衣襟“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梦已逝远,只能惆怅而叹“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请听——(再读《定风波》)
诵读《江城子》跟《定风波》有明显的区别: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总而言之,诵读时要注意对作品风格加以仔细的体会,都是苏轼的作品,却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一首是豪放、洒脱、轻快,一首是婉约、沉郁、哀怨;在诵读的处理上(停顿、语速、重音、语气)就要作出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演绎作品、传达出作品的神韵。
这两首词都体现了苏词题材上的一大特色:(外出遇雨/梦中忆妻——所咏虽小意蕴甚深)对妻子的感情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执着,对仕途的宠辱得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
篇9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如诗如梦的年龄,普遍对诗词有兴趣。但是他们多停留在字词的表面意思上,追求景物表层的优美,浪漫情感的雅致,而较难深入理趣的内核。这就要求教师结合高一学生的原有基础、情感特点、思维习惯进行启发诱导,并适时补充相关资料,搭好阶梯,让学生越学越有成功感。此外,多让学生诵读涵泳文意。学生有所悟,才是有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读准字音、感悟语言、分析和理解本词的三个理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课件呈现法、诵读法、知人论世法、联想联系法、点拨法、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本词盎然的理趣,思考自己如何面对人生的风雨。
教学过程:
1.导入:
很高兴能认识我们高一「2」班的新朋友。请允许我唱一首歌的片段,来表达对大家美好的祝愿。师唱《明月几时有》。请问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学生答:苏轼」这首词最吸引我的不是景,不是情,而是人生哲理。外面下着雨,让我想起900多年前苏轼被贬黄州,在沙湖道中也遇到一场雨,并因此写下一首《定风波》词,让我们来探索其中更为丰厚的理趣吧!
2.全班初读一遍全词,了解大意。老师适时正音板书。
3.再齐读一遍,再次领会大意。并思考小序中哪个字给你的印象最深。
4.学生发言,老师点评,并设问诱导推进,不断深入探究三个理趣。
「一」 遇雨:为何“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呢?
补充:庾信的《邛竹杖赋》、芒鞋的象征含义
探究理趣一:守德超然
「二」 雨霁:苏轼是否彻底地做到了超然呢?
探究理趣二:希望在前
「三」 思雨:风雨已无,斜照暖人,苏轼为何还要归去?归去何方呢?
探究理趣三:无常归心
5.联系陶渊明《归园 田居「其一」》,引出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铭》,进而提炼理趣中的思想,即守德超然、希望在前、无常归心大体对应道、儒、佛思想。
6.思维拓展:你如何看待苏轼的这种处事思想?面临人生的风雨,你如何应对呢?
7.总结: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定风波》吧。「配《竹林听风》曲,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师随即板书出简洁、形象的理趣图和风波三转图,最后归结到既是词牌又是题目的“定风波”,突出一个字:定!
8.作业:背诵本词。
课后拓展阅读朱道林的《苏轼诗词的理趣效应》
9.结束语:感谢亲爱的同学们!感谢尊敬的评委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首先我一直喜欢上古诗词鉴赏课。古诗词因其精炼的语言、美好的情思、小巧的外观、抑扬的节奏、悠远的画面等吸引着我。作为教师,应深入探索诗中的景、情、理。自己潜入越深,发现就越多。自己喜欢,就会让学生喜欢。自己陶醉,就能感染学生。
在参加市里组织的一次骨干教师课堂教学选拔赛上,我们这些选手共同上苏轼的《定风波》词,所谓同课异构。如何能出类拔萃?我颇费苦心。
古诗鉴赏应该上出特色来!《定风波》的特色有:序词对应、象征比喻、诵读品味、炼字炼词、趣味盎然等。
由于我对于趣味很着迷,就选择了趣味。经过涵泳文本,我发现了20种趣味。我在试讲课上,全部点到了这些。课后老师们提出建议,不要面面俱到了,给学生印象不深,只要突出一点即可。
我觉得有道理,马上选准了一个角度,即理趣,然后深入挖掘。后来又试讲了,有老师又提出建议,理趣繁杂,学生自主性不够,教学语言不干脆。我根据这些建议,进行了修改。总共五易其稿,敲定为三个理趣,三种思想,即守德超然、希望在前、无常归心;儒、道、佛思想。然后又画出简洁、形象的理趣图和风波三转图,最后归结到既是词牌又是题目的“定风波”,突出一个字:定!
另外,课件中的图片、文字、音乐,有效地助推了课的丰富性和流畅性,加之使用遥控笔,我可以灵活地掌握课的节奏,也可以自如地走到任何一位学生面前进行交流。信息技术助我一臂之力了。这节竞赛课,评委和学生反应都较好。
从理论到实践,我觉得古诗词鉴赏课要突出特色,详略得当,教学语言要干脆利落,多让学生解读,板书要精炼,再辅之以有创新的信息技术,定能打造出高效、长效的优质课堂!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合作探究,体会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朗读诗词,体会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感受作品旷达的意境,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品旷达的意境,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听音频);朗读法(指名读、分组读);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法:以接龙的方式,回顾学过的苏轼诗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苏轼的一首诗词,看看这首诗词苏轼又为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板书:定风波—苏轼)
(二)初读诗歌,初悟情感
1、教师伴乐范读;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学生回答初读的感受。
(明确:从诗中能够感受作者的积极与乐观。)
(三)品析语句,深入情感
1、自读小序,提问:从小序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明确:作者遇雨,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和苏轼。
2、教师出示写作背景。
明确:《定风波》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第三年所做。
3、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苏轼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的?以语文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板书:旷达)
明确:
①“沙道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提问:作者和同行人遭遇了怎样的雨呢?
明确:“同行皆狼狈”“穿林打叶声”。能够看出雨非常大。
②“莫听”“何妨”这两个词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乐观,途中遇雨,作者仍安然处之,“我行我素”。(板书:莫听、何妨)
③“竹杖芒鞋轻胜马。”穿着草鞋、杵着拐杖在大雨中行走,仍比骑马觉得轻松。并不是作者身轻,而是心轻,体现了作者超然外物的精神。(板书:轻)
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雨过天晴,回去吧,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4、看来同学们都已经体会到作者的旷达的人生态度,再次有感情朗读诗歌并同桌交流: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呢?
明确:
“双关”:“风雨”指的是途中所遇到的风雨,也是人生当中遇到的挫折。
“以小见大”:一件小事却传达出独到的人生感悟。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拓展:手绘苏轼遇雨的情景,进行展示,感受作品旷达的意境,体会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小结:全班齐读诗词,结束课堂。
作业:背诵诗歌;完成手绘图,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首诗词,因而重在朗读。本节课的教学以情感基调为切入点,以“读”促悟,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抓住词、句体会作者旷达的情感,在拓展延伸环节设计了“手绘图画”的环节,实现各学科的联结,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11
学习目标:
1、学习“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学习赏析、评价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3、理解作者旷达的情怀
4、背诵整首诗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学法指导:
从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角度鉴赏诗词
知识链接:
1、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了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2、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即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他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这首词是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做。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诵读感知
1、诵读注意事项
2、听录音学习诵读
3、学生自由诵读,了解作品内容
注意:狼狈 已而 料峭 萧瑟
3、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
三、「合作探究」鉴赏评价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学生深入阅读,更充分感知作品。各抒己见,说说你喜欢哪句话及理由。
2、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探究诗人的人生态度、内心世界,体会诗人的形象。学生发表各自见解「见PPT」
「1」从上片哪几个词可以看出作者对偶遇大雨的什么态度?
「2」“一蓑烟雨任平生”中“蓑衣”与“烟雨”何所指?
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与“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否矛盾?怎样理解“也无风雨也无情”这句话?这时的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4」有人认为此词是“旷达人语”有人认为是“归隐人语”,你对此怎么看?“归去”是归向何方?
3、背诵整首诗词
四、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知人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作者以小见大、平中见奇,通过对眼前风雨等闲视之的描写,抒发从容面对人世沉浮的胸襟气度。
学习伟人,以伟人为榜样,读书学习,培养爱好和特长……愿我们的内心都能拥有一件应对人生的法宝……
五、作业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场暴风雨突然袭来,有的人从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雨伞,顶着风雨前行;有的人不惧风雨,匆匆赶路;有的人站在屋檐下等着风雨停歇;有的人虽没带伞,却依然在风雨中漫步。
面对这一生活场景,你更认同哪一种处事态度?请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板书:
穿林打叶 「眼前风雨」
一蓑烟雨 「人生中风雨」
也无风雨也无晴「心灵净空」